
博士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正在攻读学位的博士研究生和已经获得博士学位的正式博士。只有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才能称为博士。而在博士之外,还有一个概念是博士后,但博士后和博士有很大区别,博士后并不属于学生范畴。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解释博士与博士后的不同之处,以及考博的难易程度,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关情况。
什么是博士后
博士后是指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高校或研究机构进行一段时间科研工作的人员。这一阶段的工作主要以科研为主,通常会在专门的博士后流动站或科研工作站进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博士后并不等同于学位,它代表的是一种科研工作经历。虽然在一些国家,部分没有博士学位的人也可以在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博士后应该视作一种临时性的科研岗位。
博士和博士后之间的区别
第一、身份的不同
博士(包括硕士、学士)是通过在校学习、完成学业并通过论文答辩后,获得学位的身份称谓。
而博士后则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以科研人员身份进入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一定时期的科研工作,享受与教师相当的待遇。
第二、与导师的关系
博士生与导师的关系属于典型的师生关系,博士生的研究方向必须得到导师的认可,并且在论文撰写过程中,导师会进行修改与指导。博士生通常由学校提供生活补贴,但并没有正式的工资收入。
博士后则是与导师处于合作关系,博士后是大学或研究机构的正式员工,享有正式的工资待遇。因此,博士后并不依赖于导师的科研项目维持生活,而是通过项目所获得的奖金进行补充。
第三、研究领域的跨学科性
博士后的研究方向往往要求具备跨学科的特性,这也意味着博士后不仅需要具备广泛的知识储备,还要能够在不同学科领域之间进行融合和创新。
考博士研究生难不难——竞争激烈
作为学术界的顶尖学位,考博士研究生的难度非常大,竞争也极其激烈。每年报考博士研究生的人数非常庞大,但招生名额却相对有限,这种竞争可以比作是四年一度的奥运会,虽然有成千上万的选手参与,但真正能够获得奖牌的却寥寥无几。
当你突破重重困难进入复试时,你会发现自己报考的导师只招一名学生,而你的竞争者却不止一个,这时,你会感受到竞争的巨大压力。无论如何,考博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学术基础,还要具备应对激烈竞争的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