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考是艺术生能否进入理想大学的关键因素,但每年总会有两类艺术生的情况让人困惑:一类是艺考成绩非常优秀,但未能进入好的学校;另一类则是艺考成绩不理想,但高考分数较高。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差异呢?这往往与艺术生在备战高考时容易犯的一些错误有关。
艺术生备战高考时常见的误区
艺术生在备战高考时,往往会犯以下几种误区:
1、忽视校考的重要性
虽然统考在招生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高校也开始依赖统考成绩来选拔学生,但并不代表校考就不再重要。事实上,只有少数独立设置的艺术院校和一些拥有艺术硕士点的高校才有资格举办校考。对于在已实施专业统考的地区,艺术生必须先通过统考,才有资格参加校考。然而,部分考生误以为只要通过统考即可忽略校考,殊不知,若想提高被录取的几率,统考和校考都应同时重视。
2、忽略文化课准备
每年随着艺考政策的变化,文化课的分数要求越来越高。艺术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线有两种划定方式:一种是由部分独立艺术院校及少数名校自行确定;另一种则是由各省招生办根据生源情况设定。教育部规定,艺术类本科录取的文化控制线不能低于全省本科录取线的65%,而高职(专科)的文化课控制线则不得低于省内高职批次的最低标准。无论报考统考院校还是校考院校,文化课都是必过的关卡。
因此,艺考生在备战专业课的同时,不可忽视文化课的学习。应该在准备专业考试的过程中,合理安排时间,兼顾文化课复习。等到专业考试结束后,考生还需要全力投入到文化课的最后冲刺中,弥补不足。
3、报考学校数量越多越好
目前有些考生误信“报考的学校越多,机会越大”的说法,认为报考多个院校能增加录取的概率。为了“保险起见”,一些考生甚至会选择报考二十多个学校,期望通过增加报考学校的数量提高中签率。尽管没有报考数量的限制,但实际上这种做法并不科学。
由于每位考生的精力有限,盲目增加报考学校的数量反而可能让自己无法集中精力准备每个学校的考试。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实力以及所报考学校的特点,慎重选择报考的学校,而不是追求数量上的“多”。
4、报考不适合自己的专业
每个艺术专业都有一定的体能或健康要求。若考生忽视了这些要求,盲目报考某些专业,可能会面临不必要的困难。
哪些专业不适合报考?
例如,色盲或色弱的考生无法报考涉及颜色感知的专业,如国画、油画、版画、摄影等;普通话不标准或发音、听力出现问题的考生,不能报考播音主持类专业。
哪些专业不宜报考?
如果考生有较严重的身体病史,如患有心肌炎、胃肠道溃疡、慢性支气管炎等,应该避免报考舞蹈、表演等专业。再者,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听力存在问题的考生,不适合报考器乐演奏、录音艺术等需要良好听力的专业;体型、外貌不符合要求的考生,也不适合报考表演类专业。
5、艺术生只能报考艺术专业
事实上,艺术生不仅可以选择艺术类专业,也可以在普通批次中报考其他类别的专业。例如,艺术类考生可以选择艺术教育、风景园林、文化产业管理等专业,甚至可以报考普通文史类或理工类专业。但需要注意的是,同一批次中的不同院校不能跨类别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