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四年的旅程中,我们常常有大量的空闲时间。对于那些希望充分利用这一宝贵时光的同学,这篇文章将为你介绍几种充实自己的方式。
如何在空闲时间丰富自己
担任学生干部
回顾自己大一的日子,参与学生干部的工作似乎成了日常。我忙于处理各种琐事,信以为自己得到了锻炼。可是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最终发现自己的进步并不明显。我认为,担任学生干部对于有能力的人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所做的无非是杂事,锻炼的效果未必能与你的付出相匹配。因此,我建议大一和大二的学生干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要么在这个角色上坚持并做到优秀,要么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其他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阅读
到了大二,我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这得益于一位老师的引导,我与她至今保持联系。她对我的影响深远,可以说是我生命中的一位导师。在她的鼓励下,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涵盖了中英文的各种书籍,包括文学和社会科学。从大二到大三,我读了超过100本书,尽管这个数字不算庞大,但让我感到很骄傲。虽然我不认为阅读量的大小会直接决定一个人的成就,但我坚信,这个习惯所带来的改变是独一无二的。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人格、语言、行为和思维方式。只有不断阅读,才能不断思考,而深入的思考会使你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更为深刻。每次书籍的阅读,仿佛都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这种感受非亲身经历无法体会。如果你不是特别喜欢阅读,可以尝试从小说入手,选一些情节引人入胜的作品逐步过渡到其他类型。加入读书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里可以结识同好并在分享中加深对书籍的理解。最后,保持记录自己的思考,随时用文字或语音记录灵感,这也一定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学习音乐
听音乐是每个人的日常,而想学习音乐也是很多人心中的愿望。如果你一直想学吉他,那为什么不从现在开始呢?每天少花一点时间睡觉或刷社交媒体,专心练习一下乐器。别再羡慕别人的努力,自己也该行动起来!若现在开始努力,虽然一年的时间可能依然有距离梦想,但如果现在不行动,这一切就会停留在空想之中。
我考研结束后用奖学金买了尤克里里,从寒假开始每天自学一个小时。虽然技艺尚未精湛,但我不会让“忙”成为借口,年轻就是要行动。不论你是什么身份,都应该多尝试,而不是找理由不去做。如果你真心热爱音乐,可以尝试写乐评或者去现场演出,借此扩展自己的视野。每年有很多独立音乐人的演出,现场的氛围完美地展现了音乐的魅力,热爱音乐的人应好好去体验这一切。
锻炼身体
说到运动,我的发言权或许有限,但我一直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然而,经过一次不当坐姿引发的颈椎问题后,我深刻体会到了运动的重要性。为了缓解疼痛,我下定决心开始每天跑步,经过几周的坚持,身体恢复变得明显。运动所带来的益处实在太多了,它不仅改善了我的健康状态,还提升了我的生活质量。我希望大家重视身体,爱护自己,通过运动来获得一个健康而充实的生活。
参与活动
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无论是校内外的志愿者项目还是兼职经历,都非常有益。一些大型会议所需的志愿者或许能给你带来更丰富的经验,而不是简单的学生干部工作。但要注意,兼职工作不应占用太多时间,尤其是如果不是非常紧缺资金的情况下。有效的工作经历会让你在毕业时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并与未来的职业保持相关性。
不少同学也许会选择参加比赛,获得奖项固然是好事,但即便没有获奖,也依然是锻炼自我的过程。在回顾我的大学生活时,我会后悔没有多参与活动,这不仅没能为未来的保研加分,也没有体验到更高水平的比赛,希望我的遗憾能给大家一些借鉴。
旅行
近年来,旅行已成为热门话题。这一经历能够让我们领略不同的风景、结识新朋友,开阔眼界。然而,逃课去旅行的现象也愈发普遍。虽然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方式的权利,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首先的职责依然是学习。要认识世界,有多种形式可行,逃课旅行可能会导致遗漏本该掌握的知识。对于热爱旅行的人来说,更加适合在寒暑假选择合适的时间出行,以便更好地兼顾学习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