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常见的焦虑是哪些?有哪些有效的解决建议?

字体大小: 特大

高中生常见的焦虑是哪些?有哪些有效的解决建议?

高中生是一个独特的群体,正值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然而,繁重的学习任务和频繁的评估往往令他们倍感压力,长时间的紧张状态可能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接下来,小编将与大家探讨一些高中生常见的焦虑及应对建议,仅供大家参考。

焦虑类型一:考试压力

根据新的高考方案,从高二开始,学生需要参加每年四月和十月的学考及选考。在这里让我们来看看,进入高二的学生将面临哪些挑战:至少需要应对五场考试,包括高二上学期的学考与选考、高二下学期的学考与选考,以及高三上和高三下学期的相应考试,最终还有高考,整体并不少于二十场考试。

应对如此庞大的考试阵容,确实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

建议:面对众多的考试和潜在的压力,高中生应学习有效的调整方法,比如把更多的考试视为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样可以减轻心理负担。此外,我们很容易就知道合理安排各次考试的时间,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报考,避免把所有考试挤在同一个时间段内。

更为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心态,毕竟不少考生的失利往往与焦虑情绪相关!

焦虑类型二:赶进度

新学期伊始,高二的学生需要迅速决定是否参加第一次选考和学考。然而,很多课程还未结束,若决定参加,就需要在短时间内赶进度,甚至要在假期或早在高一时就开始“补课”。

寒假和暑假期间提前上课,周末加班,节假日完全被占用,仿佛一列奔跑不止的老火车,疲惫不堪。

建议:如果高一时课程安排过于密集,学生们可能会难以消化知识。因此,各学科有各自的特点,尤其是对于7选3的选修课程,完全赶进度可能导致对知识的肤浅理解和应付。

因此,学生们应当稳扎稳打,认真学习基础知识,打好根基,才是更为重要的途径。

焦虑类型三:竞争意识

在某些学校的学考中,不乏出现了“黑马”的现象,令人牵挂的“田忌赛马”心理也随之而来,许多家长企图通过让孩子提前学习来抢占先机。

建议:这种现象在第二轮考试中通常不会再出现,届时新高二和新高三将共同参与考试,因此不必过于焦虑。

学生在选择报考时间时,最好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来决定。具备更强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考虑提前考试,而学习能力稍弱的同学应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到高三时再参加同样有效。

目录 文章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