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考生和应届高考生的区别是什么?他们的考取方式有什么不同?

字体大小: 特大

社会考生和应届高考生的区别是什么?他们的考取方式有什么不同?

每年参加高考的大多数是应届的高中生,但也有不少复读生和社会考生。那么,社会考生参加高考和应届生有何不同?有传言称从2018年起社会考生将被禁止报考,这是真的吗?接下来,小编将一一解答这些疑问。

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首先,社会考生在报考高考之前,必须满足一定的资格条件。根据相关政策规定,考生需要符合以下要求才能报名参加高考:1. 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2. 具备健康的身体状况。3. 必须是高中毕业或拥有同等学力。此外,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如果报考的是军队院校,考生还需注意:① 仅限应届高中毕业生,且年龄不能超过20岁;② 男女比例会有一定的要求;③ 身体健康,符合军队院校的体检标准。如果考生报考的是公安部所属院校,则年龄限制为不超过22岁(外语专业不超过20岁)。另外,在中国长期居住的外国侨民,若具备相应的学历并身体健康,也可以报考,但需要提供有效的“外侨居留证”。

同时,有些情况不允许报名:如在校大学生、非应届的高中生、已经被大学开除学籍或退学不满一年的人员;以及因违法犯罪被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的人员。

社会考生与应届高考生的差异

社会考生参加高考的流程与普通高考生基本相同,考试内容按文理科划分。报考时,考生需要缴纳相应的费用,如报名费、体检费和《报考指导》费等。关于照顾加分政策,社会考生在以下情况下可获得加分:退役军人,如果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或以上,或获得大军区级别以上单位的荣誉称号;获得区(县)级见义勇为荣誉的人员;归侨、华侨子女及台湾省籍考生;烈士子女;退役士兵及少数民族考生;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创新奖项或单学科竞赛优胜者;残疾人民警察及其子女。

关于禁止社会考生报考的传言

关于禁止社会考生报考高考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社会考生一直都被允许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报考高考,未来也不会发生变化。高考改革虽然会进行,但改革的实施是逐步推进的,而早在改革方案发布前就已明确说明,改革不会对复读生、社会考生等群体的高考资格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无论在2018年或以后的年份,社会考生的报考资格都不会受到限制。

目录 文章主题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